读读这些诗歌理论和诗歌,或许你能理解余秀华和贾浅浅
大悔忆智冰
荷兰现代诗其实不是很现代,它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的诗歌,可是,对于某些守旧的人,它已是非常先锋和难以接受的,但又是对我们理解新诗很有帮助的。
“新诗”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凯·斯希普斯认为,诗歌应让现实或事实“自己说话”,语言的限制和人所习惯的观察方式使现实或事实在抵达人的意识领域之前就已经变形了。
他有一首诗这样说:
视觉艺术的界限
被扩展:
一只鞋是一件艺术品
音乐的界限
被扩展:
鞋子的咯吱声是音乐
芭蕾舞的界限
被扩展:
行走是舞蹈
诗歌的界限
被扩展:
一只童鞋的尺寸是一首诗
(摘自《世界文学》)
愚以为,所谓荷兰“新诗”,就是诗人不要横隔在形象与读者之间,你只须以忠实为前提,真实生动地描绘你认为有诗意的现实或事实,读者自有他们的领会。
那么贾浅浅写的那些东西有什么诗意?有,她感觉到了,也许一时说不明白,也许她不想说明白,靠读者领悟,也许会产生更多。
后现代文学的一个特征就是特别强调读者参与,因为价值多元,价值解构,碎片化表达,主题模糊。
正是“不知所云”,读者得到的更多,也更客观公正。
贾浅浅只是要诚实地告诉你她突然之间的感觉。
世界变了,我们不能只写过去写过的东西,不能使用那些老旧的主观色彩很强的词汇。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这是一个措手不及的时代,一切淳朴与天然正在消失。
在贾浅浅之前,余秀华已经淳朴和天然,一株提心吊胆的稗子,摇摇晃晃的人间。
荷兰新诗的另一个杰出代表人物扬·阿伦茨在接到第一部诗集出版消息的当天,跳楼自尽。他的诗,应该是每一句都发自肺腑,因为他疯癫,没有功利的算计。
他的诗《夜里》长这样:
夜里
我捏碎了一只虱子:
咔
不光传进
我的耳朵
或我这间房子。
在地球
每一处
有人烟的所有地方
嘴巴都说:
咔。
……
是生活的百无聊赖,是对人性的控诉?不得要领。但是,你生动地知道了一个事实,同时,没有判断的感觉传递给了你,自己思考去吧。
贾浅浅那些端给你事实和感觉的诗应该也是这样的味道。
很多人读诗,要求确解,甚至要求明确的是非曲直,这是不懂诗。
在这文学尤其是诗歌日益边缘化的今天,不要用文学讨论以外的粗暴否定来扼杀为文学寻找出路的作者的创造性。就算是一些旁门左道,一些不成熟的探索,对于文学的繁荣也是有益的。